赤小豆薏米豆漿【健脾去濕、利消水腫】

 

材料

熟薏米

15g

芡實

15g

赤小豆

20g

茯苓

8g

紅棗(去核)

6

杞子

6g

清水

600ml

 

【做法】
所有材料洗淨,放入破壁機中豆漿模式即可


 【健脾去濕、利消水腫】
其味甘、淡,性微寒,具有利水消腫、健脾去濕、舒筋除痺、清熱排膿、消炎、鎮痛的作用。可利水滲濕、美容肌膚等功效。
有津液不足、大便燥結、尿尿症狀的人不宜多食。

  【補脾益腎、祛濕止帶】
性平、味甘澀。歸脾、腎經。有補脾止瀉、益腎固精、祛濕止帶等功能。用於夢遺滑精,遺尿尿頻,脾虛久瀉,白濁,帶下。適宜白帶多、腎虧腰脊背酸的婦女、體虛尿多的兒童、小便頻數的老人、遺精早瀉者、慢性腹瀉者、慢性腸炎者。
芡實有較強的收澀作用,便尿赤者及婦女產後坐月期皆不宜食。 

赤小豆【利尿除濕、消腫解毒】
性平,味甘、酸。利水除濕,和血排膿,消腫解毒。治水腫,腳氣,黃疸,瀉痢,便血,癰腫。赤小豆中含有多量對於治療便秘的纖維,潤腸通便、降血壓、降血脂、調節血糖、解毒抗癌、預防結石、健美減肥的作用。
尿尿的人是不適合食用蛇咬傷者,忌食百日。

茯苓 利水滲濕、健脾化痰
性平、味甘,淡;利水滲濕、健脾、化痰、寧心安神,小便不利;水腫脹滿痰飲咳逆;嘔吐;脾虛食少;泄瀉;心悸不安;失眠健忘;遺精白濁。
虛寒精滑或氣虛下陷者忌服

【補虛益氣、養血安神】
性溫、味甘。歸脾、胃經。補中益氣,養血安神,緩和藥性。主治脾虛食少便溏,倦怠乏力。能補中益氣。
患者忌食

【滋腎潤肺、補肝明目】
性平味甘;歸肝、腎經。主治用於肝腎不足,腰酸遺精,及頭暈目眩,視力減退,內障目昏,消渴等症。
痰濕質體質應忌食或少食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