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本品首載於《神農本草經》
【來 源】 |
本品為單斜晶系的硫酸鈣礦石。
|
【處方用名】 |
石膏、生石膏、煅石膏 |
【性味歸經】 |
性大寒、味甘,辛;歸肺、胃經 |
【功 效】 |
清熱瀉火(生用)、除煩止渴、煅用: 收斂生肌(收濕、生肌、斂瘡、止血) |
【臨床應用】 |
氣分實熱- 肺胃大熱、高熱不退、口渴、煩躁、脈洪大
|
【用量與用法】 |
煎服,5~60g,宜先煎。
|
【使用注意】 |
脾胃虛寒、血虛、虛內熱者忌用 |
用於壯熱煩渴。本品辛甘性寒,辛以解肌退熱,寒能清熱瀉火,甘寒除煩止渴,為清瀉肺胃二經氣分實熱的要藥。適用於溫熱病邪在氣分,壯熱、煩渴、汗出、脈洪大等實熱證。
溫邪漸入血分,氣血兩燔而發斑疹者,宜與
用於肺熱喘咳。本品辛寒入肺經,有清泄肺熱,止咳平喘之功。用於邪熱鬱肺,氣急喘促、咳嗽痰稠、發熱口渴等症。常與麻黃、杏仁等配伍,如麻杏甘石湯。
用於胃火牙痛。本品功能清瀉胃火,又用於胃火上炎,頭痛,牙齦腫痛等症,常與升麻、黃連等配伍,如清胃散
用於瘡瘍不斂。本品煅用有清熱收濕、斂瘡生肌之效。故又用於瘡瘍潰爛,久不收口,以及濕疹浸淫,水火燙傷等,常與黃連、青黛等研粉外用。如欲祛腐生肌,可配升丹外用,如九一丹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