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連【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】

本品首載於《神農本草經》

【來  源】

為毛茛科植物黃連 、三角葉黃連或雲連的根莖。
產於四川、雲南、湖北。秋季採挖。

【處方用名】

黃連、味連、雅連、雲連、川黃連、酒黃連、姜黃連、萸黃連

【性味歸經】

、味苦;歸心、脾、胃、肝、膽、大腸經

【功  效】

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

【臨床應用】

用於濕溫內瘟、胸中煩熱痞滿、舌苔黃膩、黃疸,以及腸胃濕熱留渚、嘔吐、瀉痢、治瘡等症。(濕熱證-脾胃大腸濕熱、瀉痢。)
用於熱病高熱、口渴煩躁、甚至神昏譫語,心火亢盛、失眠、心煩、血熱妄行、吐血、衄血,以及熬毒瘡瘍等症。
治心、胃火熾盛證-口舌生瘡、心煩不寐,心悸不寧、大食等。
治瘡癰腫毒
用於熱病高熱、口渴煩躁、甚至神昏譫語,心火亢盛、失眠、心煩、血熱妄行、吐血、衄血,以及熬毒瘡瘍等症。
治心、胃火熾盛證-口舌生瘡、心煩不寐,心悸不寧、大食等。
治瘡癰腫毒

【用量與用法】

煎服,2~5g(5-1.5);研粉吞服,2-5分,每日2-3次;外用適量。
生用清熱力較強;炒用能降低其苦寒性;酒黃連善清上焦火熱,用於目赤、口瘡。
姜黃連清胃和胃止嘔,用於寒熱互結、濕熱中阻、痞滿嘔。
萸黃連舒肝和胃止嘔,用於肝胃不和、嘔吐吞酸

【使用注意】

脾胃虛寒者忌用,陰虛津傷者慎用。

 

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