菊 花【疏風散熱、平肝明目】

 

首載於《神農本草經》

【來  源】

為菊科植物菊的頭狀花序。
產於浙江、安徽、河南等地。9~11月花盛開時分批採收。

【處方用名】

菊花、白菊花、黃菊花、滁菊花、杭菊花。

【性味歸經】

性微寒、味甘,苦;歸肺、肝經

【功  效】

疏風散熱、平肝明目、清熱解毒

【臨床應用】

初發風熱感冒 (發熱、惡寒、頭痛)目赤腫痛雙目昏花
肝陽上亢證(頭暈、目弦、頭脹、頭痛等)、瘡癰腫毒
現代又用於冠心病高血壓

【用量與用法】

煎服、5~10g
疏散風熱宜用黃菊花。平肝、清肝明目宜用白菊花

【使用注意】

菊花性涼,氣虛胃寒、食少腹瀉(泄瀉)者慎服

**陰陽兩虛型者則不宜用寒涼的菊花;痰濕型、血瘀型高血壓病患者也不宜用菊花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