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本品首載於《神農本草經》
【來 源】 |
為菊科植物蒼耳的成熟帶總苞的果實。
|
【處方用名】 |
蒼耳子、炒蒼耳子 |
【性味歸經】 |
性溫、味辛,苦。有毒;歸肺經 |
【功 效】 |
散風寒、通鼻竅、祛風濕 |
【臨床應用】 |
- 治風寒表證(感冒)
|
【用量與用法】 |
煎服,3~10g |
【使用注意】 |
本品辛苦溫燥,血虛頭痛不宜服用。過量服用易致中毒 |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