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本品首載於《名醫別錄》
【來 源】 |
為旋花科植物裂葉牽牛或圓葉牽牛的成熟種子。
|
【處方用名】 |
牽牛子、炒牽牛子、二醜、黑醜、白醜、黑白醜 |
【性味歸經】 |
性寒、味苦,有毒;歸肺、腎、大腸經 |
【功 效】 |
瀉水通便、消痰滌飲、殺蟲攻積 |
【臨床應用】 |
治水腫脹滿,二便不通
|
【用量與用法】 |
煎服,3~6g。入丸散服,每次1.5~3g |
【使用注意】 |
孕婦禁用。不宜與巴豆、巴豆霜同用 |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