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本品首載於《神農本草經》
【來 源】 |
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果穗。
|
【處方用名】 |
夏枯草、夏枯球 |
【性味歸經】 |
性寒、味辛,苦;歸肝、膽經 |
【功 效】 |
清肝明目、散結消腫 |
【臨床應用】 |
治目赤腫痛、目珠夜痛、治瘰癧癭瘤、乳癰乳癖 |
【用量與用法】 |
煎服,9~15g。或熬膏服 |
【使用注意】 |
脾胃寒弱者慎用 |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